通知公告
- 布里亚特国立大学... 03-24
- 法学院2016年... 03-15
- 法学院2016年... 12-23
- 2015年研究生... 11-26
- 研究生单项奖学金... 11-18
- 法学院2014-... 11-17
- 法学院2015-... 10-26
- 法学院研究生20... 11-05
- 法学院2015年... 10-30
- 2015申请研究... 10-28
邴正教授
发文时间:2015-06-01 已浏览 次
邴正教授1957年10月23日生,吉林省长春市人。吉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吉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2011年起任吉林日报社社长、党组书记至今,中共吉林省委委员,省政协委员。兼任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吉林省社会学会会长。荣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吉林省高级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审委员会评审专家,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特别委托项目东北古代方国史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研究等重要科研项目等。
主要研究领域是哲学、社会学、文化与社会发展等方面。 先后出版学术著作11部,与人合著、参编、主编著述30余部,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等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有9篇文章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在学术界产生较大学术影响。主要代表性著作有《当代文化与人》(吉林教育出版社,1996)、《追寻自由》(中国青年出版社,1990)、《邴正文集》(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邴正演讲录》(长春人民出版社,2012)、《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中外社会稳定的理论与实践》(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东北边疆历史与文化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发展与文化――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与当代社会转型分析》(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巨人的时代》(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科学发展观概论》(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科学与宗教》(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等。合著《思考世界的十个头脑》(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主编的著作有《为学与为道:中国学人的学术之路(上下册)》(人民出版社,2006),《 国学新论 》(人民出版社,2015)、《中国学术三十年:1978-2008》(人民出版社,2009)等。
对现实问题的哲学思考是邴正教授学术思想的出发点和理论基础。其对哲学问题的思考主要集中在对人学问题的研究上。倡导人的自我意识觉醒,人类对自身的反省和批判,进而建立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自我节制发展的意识;他还把中国的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联系起来,提出中国的现代化与中国人素质的现代化、中国人观点的现代化,以及当代中国人的现代化的密切关联的观点。
对20世纪文化精神的探讨是邴正教授文化研究的主要内容。其对文化研究的突出贡献是对当代文化发展趋势的探讨。早在1994年,立足跨世纪的转折点上,从信息文化的角度提出当代文化发展的十大趋势;在1997年,立足于中国社会的多重转型,从社会转型的角度,又提出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六大趋势。指出实践精神就是当代中国社会的时代精神,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倡导的时代精神。认为全球化会造成文化更新强于文化传承,进而引起传统文化的危机与失落,外来文化冲击本土文化;全球化进一步加剧了个体与群体、不同文化形态之间、民族传统和时代精神之间的冲突与对抗;进而提出文化矛盾是当代社会发展的首要矛盾,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冲突与民族精神重建等开拓性的观点。
对社会发展问题的认识也贯穿着其对文化矛盾问题的认识。他提出文化观念变革是社会发展的前导,文化观念的变化也是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他还把这一核心思想运用到对东北社会发展问题的认识中,提出振兴东北先振兴东北人的精神的观点。其对社会发展研究中的主要贡献是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做了科学的预测。伴随着21世纪的到来,结合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他对当代社会发展趋势做了预测,深化了他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社会发展趋势思想。对东北社会发展问题的探索是其对社会发展研究的又一个特色。
总之,邴正教授对中国社会富有创造性的哲学反思、文化探究和发展展望体现了他从抽象到具体、从理论到实践的学术风格和特点,显示了他对中国社会发展问题的独到见解,并在社会发展领域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上一篇:
王思斌教授
下一篇:
下一篇: